快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快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国蓝星零排放的绿色扩张之路-【资讯】

发布时间:2021-07-15 09:22:15 阅读: 来源:快递厂家

2009年9月,中国蓝星与日本东丽公司共同出资兴建总投资额约为75亿日元、国内最大的反渗透膜项目在北京顺义破土动工,该项目建成投产将改写我国海水淡化、水质纯化、废水回用等领域高端膜分离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历史

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蓝星)日前宣布,该公司与德国拜耳合作开发的氧气去极化阴极(简称ODC)电解装置,可直接降低30%用电量并间接降低等量二氧化碳的排放。

业内人士预计,目前,我国氯化钠电解氯气的年产量约为2100万吨,如果全部采用ODC工艺,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多达1500万吨。

而在此前的今年9月,中国最大的反渗透膜项目在北京顺义破土动工,该项目由中国蓝星与日本东丽公司共同出资兴建,总投资额约为75亿日元。项目建成后,可年产反渗透膜618万平方米、反渗透膜元件13万支,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种类最多的反渗透膜生产企业,同时将改写我国海水淡化、水质纯化、废水回用等领域高端膜分离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历史。

“零排放”推进“绿色化工”

众所周知,氯气生产是高能耗的过程。而氯气生产过程中能耗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核心制造设备——离子膜电解槽。20世纪70年代以前,全球氯碱行业的主要制造设备是水银法石墨电解槽,碱能耗为3200kWh/t。蓝星作为中国唯一的离子膜电解槽生产企业,从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降低电解槽的能耗。通过技术进步,从最初的隔膜电解槽发展到离子膜电解槽,到2008年蓝星的膜极距电解槽,吨碱能耗已降低到2050kWh/t。而此时,蓝星在中国市场占有47%的市场份额,在全球位居前三位。

据了解,早在2008年初,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中国蓝星集团董事长任建新就对外宣布:在全行业内用3年至5年推行“零排放”管理,凡今后新上项目,按照“零排放”标准严格审批;凡今后技改项目,达不到“零排放”的要限制审批。

这个举措,无疑把“高耗能、重污染”的化工行(601398)业,主动推向了节能减排的风口浪尖。任建新认为,蓝星历经20多年发展,已经具备“零排放”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条件。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08年,蓝星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都超过400亿元;在全球拥有科研机构17家,其中国内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海外研发机构7个,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30多项,专利1473项。

任建新的“环保情结”

1984年8月之前,任建新在当时位于甘肃兰州的化工部化学机械研究院做团委书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一组数字:“六五”期间,我国煤产量每年增加850万吨。煤经常被用来烧锅炉,当时全国有几十万台锅炉,结水垢很严重。厚厚的水垢影响了热传导,导致了能量浪费,由此每年浪费的煤就有1750万吨之多,相当于全国两年增产的原煤。任建新当时就想:如果能找到一种技术,把水垢清洗出去,就会节约大量的煤炭。

当时,工业清洗产业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

有意思的是,任建新所在的单位就有一项1979年发明、代号为“Lan-5”(意为“兰州五号”)的酸洗技术,这种“硝酸酸洗缓蚀剂”技术获得了1980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当时,转让这个技术的办法是卖资料,一套资料250元就可拿走。任建新想,要是成立一家清洗公司,推广这种技术,一定大有可为。说干就干,任建新联合了另外6名共青团员,7个人,一万块钱,成立了化学清洗公司。创业第一年,就清洗了上百台锅炉,获得经济效益24万多元。从此,中国第一家专业化学清洗公司——蓝星化工清洗诞生了,从洗茶壶、洗锅炉,一直洗到中国第一个实验载人宇宙飞船“神舟号”的发射设施,蓝星用20年时间占据了国内工业清洗市场90%的份额,硬把日、德等对手挤出了中国市场,把蓝星“洗”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清洗公司。

“膜法水处理”净化水质

1992年,中国蓝星与澳大利亚相关科研机构合作,逐步掌握了世界先进的膜处理技术。

以膜技术为基础建立并慢慢发展的“蓝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型的膜与水处理生产企业之一。蓝星环境工程公司率先开发应用了双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在海水淡化、苦咸水处理、饮用水深度处理、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深度处理等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膜分离水处理设备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先后承揽过国内钢铁业最大的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程——太钢集团净环水改造及软水站7.2万吨/日项目、国内最大的双膜法市政供水工程——杭州湾慈溪市开发区5万吨/日海滩涂微污染水处理厂项目、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鸟巢)雨洪水回用项目、定西万吨级苦咸水淡化工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BDA)3万吨/日污水回用项目等上千个水处理工程,成为中国水处理行业的的领航企业。

钢铁企业是用水大户也是污染大户。2002年,由蓝星集团建设的、当时我国最大的膜法水处理工程在太原钢铁集团投入使用。太原钢铁集团年产50万吨不锈钢,这意味着每天需要软化水、低温冷却水和净环补水7.2万吨,这对本来就严重缺水的太原市来说,几乎无法承受。太钢集团公司投资4800万元,同蓝星集团合作,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抗污染低压反渗透膜技术,对净环水、冷却水系统和软水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炼钢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每天可节约用水5万吨,相当于整个太钢用水量的一半。

致力“消灭”饹渣

铬是无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下游是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轻工业皮革鞣制、颜料化学、医药化学电镀等行业,涉及国民经济15%的商品品种。中国是世界铬化工大国,年生产能力约31.8万吨。而铬渣的处理历来被认为是铬盐行业的世界难题,即使是为少数发达国家垄断的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铬盐生产工艺也没能彻底解决铬渣污染问题。

2007年9月24日,蓝星集团宣布,世界首套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的万吨铬盐项目在河南义马顺利投产,标志着制约世界铬盐工业的铬渣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由中国蓝星与中科院合作建成的万吨级氧化铬绿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并生产出批量合格的氧化铬绿和高效脱硫剂产品以及铬酸钾中间产品,实现了铬渣和含铬粉尘的零排放。

资料显示,采用蓝星新工艺后,铬的工业回收率可达98%以上,比传统工艺高20%,较国际最先进的无钙焙烧技术提高8%~10%;能源消耗较传统工艺降低20%;吨产品形成的铬渣量降低80%,并可全部用于生产铁系脱硫剂等高附加值产品;中间介质100%循环利用,所有原料的总资源利用率达到98%以上。

蓝星铬盐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将一个高污染行业转变成高清洁度生产行业,而且其极高转化率和资源利用率、以及较低的能源消耗将会实现突出的经济效益与投资回报。同时,蓝星集团10万吨/年规模铬盐清洁生产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专家预计,其将对国内乃至国际铬盐行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广东河粉机万年红机械

长沙市家庭马桶维修

临沂标书制作

上海浦东新区食品经营许可证要求

上海提供毕业合影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