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快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2012年财政如何保收0

发布时间:2021-01-21 17:33:23 阅读: 来源:快递厂家

2012年财政如何保收?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公共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前高后低,特别是四季度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减收较多,汽车和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也导致相关税收减少。其中,一季度受经济增长较快、进口大幅增长等因素带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1%;二季度因汇算清缴2010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等因素带动,全国财政收入增长29.6%;三季度受经济增速趋缓等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回落至25.9%;而四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增长10%。  财政收入为何在2011年四季度明显趋缓?对今年经济有什么影响?又该怎样应对?围绕上述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数位业内专家。  求因  何代欣:四季度财政收入下降受世界经济波动影响。中国国内的生产消费与外贸状况有较大关联性,重要贸易伙伴欧洲和美国经济形势不明朗,对贸易影响明显。面对债务和金融危机,资本会出现回流,用于投资和生产的部分会受影响。资本流动性减弱对税收会产生一定压力。CPI下降和银根收紧也是重要因素,市场货币供给量变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渐进式改革。前两个季度的紧缩,还有房地产和国内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导致纳税下降,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地方土地收入逐步出现明显降速,也是刺激尾部向下的因素。不过税收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中国经济总体会健康向好,说未来经济会受此影响有较大波动还为时过早。  蒋洪:回落跟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一些变化有关。国内需求和国外贸易都不是很旺,收入增速趋缓跟财政政策方面关系不大。  李炜光:财政收入放缓跟整个宏观经济环境有关,如小微企业的环境不乐观,外贸形势严峻等,不过这仅是暂时的。外贸对经济的牵引能力减弱恐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避免的趋势,根本的还是要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空间,有更好的政策环境增加居民收入,保证消费和投资才能真正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政收入跟GDP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影响毕竟有限,要维持宏观经济的良好局面,归根结底要靠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根本。从大的趋势来看,财政收入增长靠大的增量型投入效果是不佳的。  付志宇:目前效益好的企业主要指央企和国企,但小微及民营企业不少反映融资难、利润低、负担重,效益并不乐观,这导致财政收入放缓。营业税受房地产影响四季度回落了,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季度也回落了,诸多因素都成为四季度收入放缓的影响因子。  问策  蒋洪:今年情况不会一下子有很大改变,会维持一段时间。另外也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反应。在经济萧条时通常采取的财政政策是扩大支出或者减少收入,而靠扩大支出整个经济是缺乏效率的,政府负担会很重。要改变局面,从长远角度必须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民众的消费需求。  何代欣:今年一季度投资会追加得比较快,基建等政府公共投资和个人投资都会较快,不过在形成生产能力前经济和财政收入不会过快反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调子没有变,为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国家在基础设施、社保、教育等民生方面的支出都会持续。在外围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大幅调整现有财政政策风险较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静观其变比较好。  李炜光: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还是不乐观,如不改观终究将体现在经济增长乏力和财政收入放缓的数据上。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实打实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对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不能停留在关注数字上,应下大力气在其质的层面予以提高,这是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当下的经济波动算是一个警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的产业政策应该关注结构调整,财政政策上需扶植小微企业发展,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这包括创业和创新。  付志宇:四季度财政收入下滑明显,对今年一季度肯定有较大影响。一些减税政策是四季度财政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但主要受制于客观的实体经济效益和对外经济环境。2012年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可能会放缓,目前要防止经济软着陆后的低增长。今年的形势要分结构来看,财政除了保增长外,重点是保民生,需继续合理化财政支出内部项目与结构。中国长期靠投资拉动,今年如果要有所改变,加之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怎么安排支出结构确保经济增长是值得思考的。  选择  付志宇:保民生跟调结构之间有着交互关系,要调结构需要更多的投资性支出,保民生更多的是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加大,那投资性支出就会减少。2012年要加大投资性支出维持经济增长,便跟转移性民生支出需求增大会有冲突,后者比重偏大会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两者的协调是值得思考的。今年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结构性矛盾可能会比较明显。  蒋洪:缺乏长期效益的投资支出只能解决短期问题,仅靠持续重复的低效率投资难以产生长期效应。政府大规模介入投资,效率不高,一些经济领域政府可以适当收缩介入度,这利于经济长远发展。投资支出要审慎考虑,保持民生支出对宏观经济长远发展是有益的,解决了民众的养老和医疗等基本问题,百姓才敢放心花钱,才能保证百姓的消费能力。民生支出和投资支出,是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问题。  李炜光:发展了三十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社会财富,有了再分配调整的基础,可以兼顾民生和经济发展。而民生保障又居于首位,教育、养老、医疗等这些年年都在做实事,投入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强烈。这时不宜政府亲自往经济领域投资更多,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宜再增量了,除了三五年的中长期项目外,短期项目需要减少。这方面政府意识到了,但政府去年年底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恐怕难以立马改观,但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没有2008年那样雄厚的财力储备,靠增加货币投放则风险太大。  何代欣:这是个切蛋糕、做蛋糕的问题。中国近年来财政增量很大,能通过增量保证两者兼顾,既分好蛋糕,又把各块蛋糕做大。只要能保证经济增长速度,两者兼顾的问题可以实现。短期决策虽会根据实际调整,但长期来看这个问题无需顾虑较多。

河南哪里看白殿疯比较好

呼市那个牛皮癣治疗医院好

静安牛皮癣医院